水墨畫為何是中國繪畫經典?帶你認識6大水墨畫特色與筆墨技巧

水墨畫為何是中國繪畫經典?帶你認識6大水墨畫特色與筆墨技巧


水墨畫是什麼?國畫、水墨畫有何不同?本文將介紹水墨畫定義,說明6大水墨畫特色及3種水墨畫技巧,讓你從運筆、墨韻到畫面配置,深入了解何謂水墨畫,最後為你附上2幅TEAL水墨畫推薦作品的賞析。

一、以筆墨濃淡勾勒萬物靈魂,中國傳統繪畫「水墨畫」

(一)什麼是中國水墨畫?

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繪畫形式的一種,其技法雛形最早可追溯至漢代,並於唐朝開始蓬勃發展至今。水墨畫的創作材料主要是運用漢文化中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將「寫意」的東方藝術美學發揮到極致,因此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傳統水墨畫的題材大多是黑白的山水畫,到了後期才慢慢發展出彩色的工筆花鳥畫。隨著時代演進,現代水墨畫的使用媒材、技法、表現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而不再侷限於自然題材。

(二)近代水墨畫大師介紹 

近代水墨畫畫家:張大千(1899~1983)

張大千|夏山雲瀑,紙本水墨設色。此作表現夏日山中蒼翠氤氳,水氣瀰漫、山雨欲來之境。畫面採鳥瞰視點,趁墨彩未乾之際,以大量白色顏料溶入,營造出烟嵐雲霧飄浮於山林上空的奇景,不但具有意象迷離的浪漫氣氛,也有相當強的寫實效果。除水墨的暈濕流動外,畫面加以具象筆墨點景,寫出屋舍山石與小橋林瀑,全幅氣勢龐大,造境雄奇。此作繪於1970年,於1974年受贈入藏。2013.08.16經公告指定為重要古物。
張大千|夏山雲瀑  (圖片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點擊看原圖)  

張大千出生於清光緒 25 年,並在民國 72 年逝世,是一位享譽國際的中國近代水墨畫大師,擁有「五百年來一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的美稱,還曾與畢卡索會面,相互交流畫技。

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晚年創作的「潑墨山水畫」,大量運用石青、石綠揮毫於宣紙之上,將彩色與墨色堆疊、暈染,再透過細筆勾勒出樹木、奇岩、人物或舟楫,畫面磅礡豪邁,又不失沉穩神韻。

近代水墨畫畫家:吳冠中(1919~2010)

吳冠中|牆上姻緣,這幅水墨畫以灰黑線條描繪交錯枝幹,細長墨線延展整個畫面,背景淡墨暈染並點綴紅、綠、黃彩點,呈現春日新芽或抽象生命律動的意象。
  (圖片來源:香港藝術館,點擊看原圖)  

吳冠中是中國早期少數至法國留學深造的藝術家,於民國 99 年以高齡 90 歲辭世。其創作美學受到高更(Paul Gauguin)和梵谷(Vincent van Gogh)啟發,對中國近代水墨畫產生深遠的影響。

談及他的畫作,不可不提經典的「彩墨畫」,也就是將西方油畫技巧融合中國傳統水墨筆法。其畫作題材多以風景為主,或描繪村落、街景和城市,畫面色彩鮮明,充滿現代感。

近代水墨畫畫家:劉國松(1932~)

劉國松|唯我獨尊,以濃重的藍與黑描繪連綿雪山,白色山脊與陰影對比鮮明,遠方霧氣瀰漫,呈現壯麗冰雪山脈的冷峻氣息,融合寫實與抽象風格。
  (圖片來源:劉國松文獻庫,點擊看原圖)  

劉國松現年 93 歲,目前定居在台灣。曾獲國家文藝獎、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被譽為「現代水墨畫之父」,對戰後台灣美術史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他的繪畫生涯中,致力於將西方抽象藝術與中國傳統水墨畫結合,其創作風格包括「狂草抽象畫」與「漬墨畫」,前者為運用書法中的狂草筆法,以抽象、大膽的筆觸揮毫出山水之景;後者則是利用水墨的自然滲透效果取代傳統筆觸。

二、國畫、水墨畫有何不同?帶你快速釐清國畫、水墨畫分別

國畫泛指中國所有的傳統繪畫藝術,其中雖以水墨畫最具代表性,但也只能算是國畫的類型之一。因此,人們一般會將水墨畫稱為「狹義的國畫」。

國畫在廣義上,涵蓋了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壁畫、繡畫、帛畫、瓷畫、石雕等藝術形式,例如敦煌石窟的壁畫、龍門石窟的石像等,它們不僅能展現中國藝術的多樣性,更能反映出各個朝代審美觀與社會風貌的演變。

三、傳統水墨畫特徵有哪些?認識 6 大水墨畫特色

關於傳統水墨畫的繪畫特色,最早可追溯至南朝的畫家謝赫。他於著作《古畫品錄》中歸納了繪畫的 6 項基本法則,分別為氣韻生動、骨法用筆、隨類賦彩、應物象形、經營位置與傳移模寫。

圖中條列水墨畫的六大特色,包括:追求氣韻生動(畫作的生命力與靈魂)、強調骨法用筆(掌握運筆技巧)、講究隨類賦彩(靈活變化墨色與配色)、要求應物象形(描繪物體形態)、重視經營位置(注重構圖安排)、學習傳移模寫(臨摹前人作品)。排版整齊,強調水墨畫創作核心原則。
  • 追求「氣韻生動」:水墨畫十分追求「生命力」,可將人物與景物內在的「氣」,藉由筆墨線條轉化為「韻」,使其生動呈現於紙張上。淺顯易懂的說法是必須要畫出靈魂,而不能只有形似。
  • 強調「骨法用筆」:水墨畫特別強調「筆法」的掌握,也就是運筆的方式和技巧。每一筆的力道、節奏、流暢度、起筆與落筆的位置,甚至停筆的時機,都會對畫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 講究「隨類賦彩」:隨類賦彩指的是根據不同物象的特性,靈活運用筆墨的濃淡變化及色彩配置,讓水墨畫更具層次。即便只有黑色墨水,一樣能營造出畫面的立體感與空間感。
  • 要求「應物象形」:應物象形意即針對物象的再現,要描繪出物體的形態,但又不能失去意境的傳達,因此有了「以形媚道」的說法,與西方的「寫實」概念略有不同。
  • 重視「經營位置」:在構圖安排上,水墨畫講究人物與景物位置的布局,無論是遠或近的層次安排,還是疏或密的空間分布,都需要經過精心設計。畫家也會透過適當的留白來賦予畫作更多的意境和想像空間。
  • 學習「傳移模寫」:每一幅水墨畫,最早可能皆是從傳移模寫開始的。透過臨摹前人的經典作品,從中吸取其筆墨、色彩運用的精髓,再逐步培養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幾乎所有水墨畫畫家都需要經歷這段過程。

四、了解水墨畫技巧:從運筆、墨韻到畫面配置

這張圖片以三個區塊說明常見水墨畫技巧,包括筆法(平、留、圓、重、變)、色彩(用墨有濃墨、淡墨、乾墨、濕墨、焦墨,設色分為淡彩、重彩、濃彩)與構圖方式(高遠、深遠、平遠)。底部有傳統水墨風格的山石與松樹插圖,呼應整體主題。

(一)水墨畫筆法

水墨畫的筆法包含「平、留、圓、重、變」。其中,「平」是指運筆平穩、筆觸流暢,線條如行雲流水;「留」代表收筆時要有及時停住的感覺,不能虛浮不定;「圓」就是線條要柔中帶剛、自然圓渾;「重」意指筆力遒勁、入木三分;「變」則為用筆時的不同變化。

(二)水墨畫色彩

水墨畫的色彩表現大致可分為「用墨」與「設色」2 大部分。用墨方面,透過墨與清水不同比例的調和,可產生濃墨、淡墨、乾墨、濕墨、焦墨等多種變化;而設色的運用,則能呈現出淡彩、重彩及潑彩等豐富效果。

(三)水墨畫空間配置

在安排畫面的整體布局時,水墨畫(尤其是山水畫)經常會利用「三遠法」來展現空間感。三遠法是中國特有的繪畫構圖法,包含「高遠」、「深遠」與「平遠」3 種透視視角,使畫面的呈現突破平面的限制。

五、看懂水墨畫一點也不難!近代水墨畫作品賞析

即使初步了解水墨畫的技巧,也未必能通透水墨畫作品真正想傳達的內容。接下來,讓我們透過 TEAL 的 2 幅近代水墨畫,帶領大家從畫面的色彩、技法到意境層層拆解,深入感受創作者的情感與思想!

水墨畫作品 1:豐收.來生

阿美族藝術家江汪家興創作的《豐收・來生》金黃色日出穿透藍綠山海雲層,象徵家族歷史與文化重生。融合台東德高部落的晨光與自然意象,畫面呈現金碧交織的當代山水意境,展現出對土地與祖靈的深刻情感。

畫作描繪日出金光、雲霧與山巒之景,運用台東德高部落日出的金黃色潑彩,烘托出藍綠色的富饒大地。畫面上層的雲層鋪展如海,將遠方的屋簷與土地隱沒,彷彿一切靜靜安歇於天地之中,即將甦醒,並能迎接曙光與豐收的果實。

水墨畫作品 2:墨荷 II

江汪家興《墨荷 II》無框作品,以潑彩與破墨技法呈現荷葉與荷花在金色畫布上的動人姿態,色墨交融、意境悠遠,展現當代水墨藝術的自由奔放與深厚底蘊。

以大氣、鮮麗的金色為底,襯托出層層青綠與墨色交融的荷葉,中央綻放一朵粉紅荷花,整體畫面生動而鮮明。這幅作品融合了潑彩與破墨技法,展現現代水墨藝術的創新精神,此作的創作靈感來自藝術家母校建國中學對面的國立歷史博物館荷花池,並向館藏國畫大師張大千的破墨荷花作品致敬。

把山水、荷景的靜謐帶回家,水墨掛畫系列推薦 TEAL

六、水墨畫收藏|質感水墨掛畫推薦「TEAL」!

TEAL 汪寶科技藝術是來自台灣的藝術創作品牌,由藝術家 Peter JW Pacida 江汪家興一手創立。他對這片土地懷抱著深厚情感,深受東方意象與原住民文化的啟發,以此成就出其創作中的靈魂。

TEAL 的創作不僅關注藝術的表現,也特別考量畫作如何與室內設計融合。每一幅作品從草稿、配色、選材到材質的選擇,都經過精心設計,讓掛畫更好融入現代居家風格當中,使藝術成為生活的延伸。

品牌的創作風格以深邃的墨藍色、青色、金黃色交織,受近代水墨畫大師張大千的真跡啟發,創作出既古典又現代的潑墨山水畫系列。透過墨的自由擴散及點染,展現畫面的流動與無限性,彷彿將觀者帶入一個無邊無際的精神空間,深刻體現山水之景的靜謐與深遠。

該系列畫作採用德國進口的金屬相紙製作,不只能呈現更細膩的色彩效果,同時又具備耐久性。一幅經妥善保存的掛畫最久可收藏百年,讓藝術之美得以永恆流傳。我們每件作品皆附有親簽的保證書與博物館級的裝裱,從畫作設計、製作、裱框到配送等服務都能一次為你完成。

受張大千真跡啟發,潑墨山水畫推薦 TEAL